2021 / 07 / 16

徐旭東: EG最壞時間已過

發布日期: 2021.07.16
新聞出處: 工商時報 彭暄貽 2021.07.16

東聯董事長徐旭東表示,去年受疫情影響,營運虧損10億元,但今年光第一季就賺5億,「EG最壞時間已經過了!」。東聯會持續朝向利基型的特用化學市場轉型發展,第二波應用在強化風力葉片硬度產品EA(乙醇胺)下游二胺產品將上市,台灣廠製程調整告一段落,特化的營收占比將會由35%提高到45%。

東聯副董席家宜說,國際原油去年上半年均價37美元,今年同期約60美元,近期則是墊高到70美元,東聯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五成,儘管有OPEC、伊朗供給變數存在,油價波動性比去年穩定,加上原料乙烯供應寬鬆前提下,今年營收一定會超越去年,甚至回到2019年水準。

徐旭東指出,「去年是非常挑戰的一年」,新冠疫情影響下,去年全球GDP減4.2%,國際油價也大跌,東聯營收年減16%,淨損10.64億元,創近20年來最糟表現,每股淨損1.22元。不過,今年下游聚酯需求復甦,EG價格趨穩,利差改善,東聯第1季獲利5.59億元,EPS達0.64元,為2017年第三季來單季新高。

徐旭東認為,第三季後原料乙烯供給持續放大,且未來3~5年都將處於寬鬆狀態,有利EG利差空間。雖然大陸EG新產能不少,但因「環保」和「效率」因素,不少小型、老舊產能也會逐漸淘汰退場,就算短期EG有起伏,長期來看也不會太大幅震盪。

席家宜分析,大陸是全球EG最大消費國,約占62%,即使近年續有新產開出,但以每年2,100萬噸需求來看,還有800萬噸要靠進口;尤其大陸已提出2060年要實現碳中和目標,大陸有36%EG是煤化工,勢必會被淘汰,而且新廠規模愈大,二線小廠在效率很難競爭,也可能逐步退場,對東聯在中國發展有正面助益。

總經理蔡錫津指出,目前EG年產86萬噸、特化年產36萬噸、氣體180萬噸,為降低EG波動衝擊,積極推展多元化EO特化產品下游應用,發展策略將以台灣廠主供特化、大陸廠以EG供應為主。

東聯目前林園廠EO(環氧乙烷)產能65%集中生產EG,35%生產特化產品;在第二波特化材料建廠計畫完成後,將改以45%生產EG,特化比重拉升至55%。

徐:上半年沒買的 下半年會買
遠東集團旗下化工廠東聯15日召開股東會,董事長徐旭東談及國內景氣看法表示,台灣的製造業表現一直都不差,沒有受到太大影響;至於零售業、服務業最近受到疫情打擊不小,但上半年沒買的東西、下半年會買,他看好疫情解封後的消費反彈,整體大環境來看「錢太多了!」

另對於國際經濟看法,徐旭東指出,歐美因疫苗施打普及陸續解封,對全球經濟是有幫助的,但歐、美各自有各自的問題,例如美國啟動一系列「美國製造」政策,短期對美國是好事;但以長期、全球角度來看,對整個供應鏈就不一定是好現象,會有什麼影響值得觀察。歐洲現階段就是英國脫歐的問題要先解決,畢竟英國占歐盟經濟比重高達20~25%,英國退出後,歐洲在成長步伐上可能遜於美國和亞洲,歐盟各國的成長速度與效率都要再觀察。

遠東集團旗下版圖橫跨紡織、水泥、航運、化工、百貨、飯店、電信等不同領域,對景氣看法具有指標性。

徐旭東認為,雖然近期零售業、服務業受疫情影響,但下半年這兩個產業表現一定會好,加上無法出國旅行,上半年沒買的東西、下半年會開始補買。疫情加速企業轉型也是重要觀察趨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