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聯化學用iPAS攜手綠色供應鏈,培育產業永續人才
發布日期:2024.07.05
發表單位:企業永續推行委員會
東聯化學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挑戰,實施減碳策略保護氣候,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競爭力的同時,本次協同東聯供應鏈,參與經濟部產業發展署05/31、06/14兩日舉辦之產業人才能力鑑定【iPAS標竿企業綠色供應鏈及智慧生產培訓專班】,打造淨零減碳供應鏈,推動化學產業永續發展。
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盧碧黛副組長特別於啟業式表示,全球企業碳排放的來源中,約有高達80%是來自於供應鏈,包含向供應商採購的原料或是運輸等,遠比企業本身營運所導致的排放還要高出許多。因此,在淨零的路上,需與供應商建立減碳共識,協助供應商可以快速進入狀況,以實現減碳淨零之目標。同時,也鼓勵在場企業及學員藉由國家級的iPAS證照,肯定自己能力提升。
東聯化學蔡錫津總經理藉由本次iPAS培訓專班,向員工及供應鏈代表特別闡述永續發展方向。一、培育永續人才:強化東聯營業、採購、安衛、研發、法規部門的永續技能,藉以因應政府法令、CBAM及客戶的要求,持續朝低碳生產、能源轉型及綠色產品邁進;二、攜手供應鏈協同合作:串接東聯範疇一、二,及供應商範疇三碳盤查基礎知識;三、以大帶小,善盡企業社會責任:整合東聯綠色供應鏈及提升智慧化生產技能,期待以大帶小的擴散效益,促進石化產業永續發展競爭力,並預祝05/31、06/14兩日課程順利成功,收穫滿滿。
本次培訓專班承辦單位工研院劉雯中計畫經理說明,東聯化學力行化工生產發展與環境保護平衡外,亦持續改善製程設計及投資設備,回收同質相關廢棄物再製,降低對環境之衝擊,具體實踐循環經濟,引領綠色產品。同時,化學工業在生產管理上,長期仰賴大數據分析管理,對於智慧化生產的投入與強化絕對有其必要性,員工相關能力可以藉由iPAS培訓獲得提升;因此,協辦單位台灣化學產業協會TCIA曾繁銘秘書長特別規劃碳管理與智慧化生產相關課程,如趨勢、溫室氣體盤查和產品碳足跡管理,並輔以鑑定考試,以確保供應商了解淨零相關知識,以達成永續供應鏈管理目的。
東聯化學人力資源部主管陳威勲表示,2024年為東聯化學ESG永續人才元年,經濟部iPAS證照【淨零碳規劃管理師】產業人才能力鑑定,為國家認證的第一張產業人才能力證照,專業證照代表能力認同,本次iPAS培訓專班乃配合本公司ESG推行委員會產品責任及社會共融的推動方針,協同供應商辦理永續人才培育課程,於高雄林園廠/台北總公司兩地同時舉辦,由工研院綠能所連振安博士、黃文輝博士、中油環保室郭輔仁主任針對綠色供應鏈淨零碳管理兩日實體班11.5小時授課,並安排智慧生產e-learning課程5小時進行培訓及測驗;其中,其中,綠色供應鏈淨零碳管理實體課程,參訓率高達97%,展現學員對於證照專業代表能力認同的學習企圖心。
東聯化學本次參與學員全面性包含營業、採購、儲運、安衛、研發、生產、工務、法規、行政各單位,共68名學員參訓;供應商包含原料供應鏈:花王(台灣)、台灣塑膠、台灣肥料、李長榮、台灣樂金、Taiwan BASF、桐寶、亞東石化、林園先進材料;儲運廠商:富民運輸、富達運輸、德昇通運、啟盛交通;工程操作及庶務行政:一零四資訊科技、久大寰宇科技、愛德華先進科技、統益機電、帝宏膠業、德奇鋼鐵、台灣強克、台灣帝國泵浦、合億國際、台灣鉅邁、復盛、台灣富士軟片資訊、上和木業,26家供應商參訓,在場學員學習充實,收穫滿滿,共同期許藉由綠色供應鏈的推動,提升產業淨零碳排、智慧生產能力,為產業永續發展盡棉薄之力。